“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历史文献学”建设研讨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3-10-31浏览次数:334

10月22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历史文献学”建设负责人就本课程的阶段性实施情况与实施成效等相关问题进行汇报。郝振宇认为,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四本科生,经过三年基础课程学习,对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已经基本了解,而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更好地接受课程基础知识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课程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针对课程汇报情况,张之佐老师谈到,本课程首先是学生掌握历史文献的起源和发展及学科发展状况、历史文献的载体、目录、版本与校勘、辨伪与辑佚、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献典籍发展的基本脉络,关注典籍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侯培和与温鹏辉等老师提出,要在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把握历史文献的历史发展方向,养成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要关注典籍蕴含的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将文化自信的培育,涵容于历史史实的讲授当中。

另外,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就课程讲授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历史文献学”的讲授要围绕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进行,以此更好地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最后,研讨认为,本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要素,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保存好、继承好、研究好、传播好中华优秀典籍的自觉意识。感受文献典籍蕴含的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Baidu
sogou